本地漁民和客家傳統服裝、飾品、節慶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等是地方文化特色的形象載體和產品設計素材,將其開發為旅游商品大有可為。
比較典型和已受到相關人士注意的是,大鵬半島婦女所戴的傳統涼帽。大鵬半島的婦女有常年戴涼帽的習俗。涼帽是用竹篾條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篾編織成圓圈,中間穿孔,竹篾周圍用布條縫掛。其他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黑布條縫掛,而大鵬婦女的涼帽用藍士林布條,所以戴起來也顯得更秀氣、更嫵媚。
這種戴涼帽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過去內地婦女要嚴守“婦德”“婦容”,不能拋頭露面,但南遷之后客家婦女為生存所迫,要跟男人一樣出門干活,上山打柴,下田插秧,趕場趕好,親戚出入,為了“遮羞”,便戴上這種涼帽。婦女戴戴上涼帽,自己可以看清別人,而別人卻看不清自己,很有點面紗的味道,也給自己增添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和風韻。同時,戴涼帽既輕便又可以防太陽輻射而涼爽,因此世代相傳,一直流行至今。
應通過認真調研,選擇類似涼帽這種有特色、裝飾性強的素材如婦女傳統服裝、鞋帽,特色掛飾等,策劃一些能夠產生代表南澳旅游特色的商品和紀念品,通過社區組織和動員本地居民開發和試銷。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南澳為題材的書畫和民間工藝品進入南澳旅游商品市場,逐步開發文化相關產業。